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新闻发布会

人: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 李挺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4年5月17日

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省一流营商环境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着力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上年度全省民营经济考核中,我市居全省第四位,霍山县入选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成效明显地区,拟获省政府激励。全年新注册民营企业2.52万户、同比增长8.3%。

发布会直播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向各位作简要介绍。

一、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省一流营商环境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着力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上年度全省民营经济考核中,我市居全省第四位,霍山县入选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成效明显地区,拟获省政府激励。全年新注册民营企业2.52万户、同比增长8.3%

二、主要做法

(一)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强化创业载体建设。推进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出台《加快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促进小微企业园提档升级,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集聚发展平台。全市小微企业园总建筑面积612.26万平方米,共入驻民营企业2625培育优质企业梯队。全面推动专精特新扩面行动,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分类指导、精准培育,更好地满足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差异化的诉求,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户、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9户、省级专精特新企264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14户。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招大引强,培小育强,在各领域培育若干个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层次较高的创新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引领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市共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分别为舒城县精密电子基础件金安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产业集群,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户,位霍山县高温合金基础材料产业集群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注重对标对表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对标沪苏浙,聚焦市场关切,着力打造“全链条”要素保障环境、“全周期”政务服务环境、“全方位”法治营商环境、“全透明”亲清政商环境。落实招投标和市场准入制度。成立市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领导小组,出台《六安市全面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准入规范管理、对标调整公开和提升准入效能等方面明确制度要求。提升为企服务效能。持续深化“免申即享”,实现政策发布、项目审核、资金兑付全过程线上办理。在全省率先搭建皖事通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专栏,实现企业登记全业务掌上办。开展企业变更“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涵盖14个部门30个事项。

(三)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助力开拓市场。动员民营企业赴境外拉客户、抢订单,组织世林照明、酷豆丁、索伊电器等60余家企业境外参展和考察,共揽得意向订单超1.1亿美元。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境内国际展。帮助我市56家企业争取春季广交会展位95个秋季广交会展位105个。落实政府采购、稳岗就业等扶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扩大信贷规模。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劳动技能竞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和重点领域的有效信贷投入。推动共同成长计划上年度全市“共同成长计划”共对接企业1159户,签署协议550户、62.16亿元,发放贷款530户、49.69亿元。推广制造业企业“订单贷”业务,已审批贷款超8000万元。强化用能保障。推行“用电申请即答复供电方案”,在全市8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推行“开门接电”,对符合用地规划但暂时无法提供正式土地使用证的企业项目推行“以函代证”模式。

(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创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培育省级新产品7个、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0套、省级首批次新材料4个、首版次软件1个。永成电子、森普新型材料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瀚海新材料、酷豆丁、高迪循环经济、乔康药业、长江紧固件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科技要素集中对接活动,举办2场安徽“双创汇”走进六安活动,现场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14个,总金额近2000万元,6所高校院所现场发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家企业现场发布技术需求;围绕新材料领域开展专项企业技术需求征集,邀请清华大学、合工大等专家教授前往企业“问诊把脉”,解决技术需求。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全市392家企业实施技改项目442个,2023年计划投资121.8亿元,已完成投资93.8亿元。全年开展2批次351家企业数字化诊断,霍邱、金寨经济开发区获批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8个,新认定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行业型平台1个,实现我市行业型平台零突破。

(五)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政府诚信建设。印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协议履约和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排查工作的通知》,全面排查我市机关(含政府投融资平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形成的货物、工程、服务款项拖欠事项。全年各类投诉件的办结率和满意率均100%,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连续三季度居全省第一名。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落实落细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全市关共受理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案件16件,已办结13件。推广要素式审判,明确适用的八大类案件类型,注重涉企房屋买卖合同、物业服务合同、租赁合同等可能引发系列诉讼案件的办理,实现“办理一案、化解一片”的效果,全年调解解决11180件涉企纠纷。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建立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结合“我和市长聊聊天”等活动,进一步拓展政商沟通交流渠道,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诉求,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持续征求企业家对六安发展的意见建议,市领导全年召开各类政企交流活动12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政策引领。落实《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要素保障,支持民营企业牵头建设公共研发中心,集中力量解决产业细分领域企业急需的公共研发设备、共性技术难题推动民营企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光伏储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嵌入合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合肥产业项目转移优先承接地

(二)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发挥全市民营经济考评指挥棒作用,引导各县区民营经济工作争先进位建立健全市县分级、行业分类的工作机制,做好各类民营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配套衔接,合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突出贡献企业家评选和优质企业排序榜单发布活动,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社会氛围。

(三)梯度培育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强化主导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参与标准制定、注重知识产权、加强数字赋能。开展扩面行动。全面推动全市一、二、三产业扩面认定。按层次培养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

(四)优化为企服务。常态化落实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发挥好我和市长聊聊天等政企沟通渠道,持续收集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开展“益企赋能”行动,系统化推进服务企业工作。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实际,按需按链、分类分级,加强重点产业人才培育,计划开展企业家培训20场以上,培训企业家和企业高管2000人次以上。

(五)强化金融保障。持续做好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持续强化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民营小微的积极性。继续加大制造业企业支持力度,推广“订单贷”融资业务,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加大信用贷、订单贷投放力度;重点围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开展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增长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