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04-19 17:58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期,也是六安推动创新发展、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六安市是长三角辐射中部的重要节点,是大别山核心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多重政策叠加,为“十四五”时期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市科技局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起草本《规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在全面总结我市“十三五”以来科技创新工作成效和不足的基础上,系统谋划“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原则和目标,明晰发展重点和工作举措,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统筹推进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践行省全创改的经验,推进科技创新、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有效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化创新人才成长培育的环境,统筹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区域一体化发展、创新服务载体建设,着力优化创新发展生态,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六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1.2020年6月启动重点课题调研。重点围绕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分析我市创新发展形势,谋划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

2.2020年9月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局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规划编制专题讨论会,对规划的基本框架、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等基本内容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规划纲要。明确一要突出发展重点,坚持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二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科技发展瓶颈和短板问题;三要做好上下衔接,找准自身定位,融入全省科技发展战略布局。

3.2021年4月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在征求重点企业及高校院所意见建议后,委托安徽三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形成《规划》初稿。1月6日向市政府专题汇报规划编制情况,分管副市长、副秘书长、市经信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等部门参加。根据会上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于4月28日面向各县区政府、市直单位、高校院所书面征求意见。

4.2021年8月召开专家论证会。为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文稿,6月23日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各县区科技管理部门、重点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意见建议;8月23日召开专家论证会,充分听取省市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5.2022年1月形成规划送审稿。2021年12月3日、12月15日分别通过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2022年1月6日,受束学龙副市长委托,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修俊召开专题会议征求意见,市科技局根据会议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

6.《规划(送审稿)》于2022年3月18日市政府第2次上午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会议审议意见修改后,于2022年4月18日印发。

四、工作目标

1.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R&D) 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4%左右,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3%左右。

2.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力争实现“四个一”目标,即创建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增1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高新技术产业量质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00家以上,形成1—2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4.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全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数量达到10家以上。

5.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研诚信监督体系等不断完善,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形成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把握科技创新新优势、锚定科技创新新目标、激发科技创新新活力、强化科技创新新动能、健全科技创新新机制等五个章节。主要内容是:

1.把握科技创新新优势。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市在科技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用合作、农村科技创新及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我市依然存在创新主体不发达,高层次科技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不足,缺乏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对外开放、协作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面对新形势和新需求,必须坚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集聚长三角和合肥的创新资源,强化区域科技合作,不断增强创新源头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统筹推进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

2.锚定科技创新新目标。在明确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把企业作为创新发展主体、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支持重点、坚持把开放协同作为重要抓手、坚持把创新人才作为重要支撑五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着重提出2025年科技创新主要目标: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25年,占GDP的比重达到1.4%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数实现倍增,达到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全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数量达到10家以上;突破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力争实现“四个一”目标,即创建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新增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激发科技创新新活力。一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突出补链、延链、强链,强化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注重产业集群基地建设与合肥产业链结合,打造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构建开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深化政产学研用金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促进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投入、技术研发、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的主体。三是坚持“双招双引”和本土培育并重,健全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引培机制,加快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4.强化科技创新新动能。一是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自主创新。二是聚焦我市“5+1”产业领域,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在高端研发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围绕研发到转化到孵化再到产业化不同阶段建设各类载体,构建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域的创新体系。三是积极贯彻“四创两高” 部署,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借力“合六经济走廊”“合肥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机遇,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加快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四是坚持走“科创+产业”道路,推动高新园区创建升级,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园区发展环境。五是围绕人口健康、绿色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应用,提升人民高品质生活。

六、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研究重大政策、重大事项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2.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对基础研究、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科技投入体系。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加大财政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扶持力度。强化政策引领作用,贯彻落实省、市扶持政策,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3.营造创新环境。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责为导向,建立改革创新试错容错纠错机制,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力量,充分激发各县区创新创业活力。4.强化评估考核。把创新发展主要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和任期目标考核指标体系、重大督查任务事项,优化考核指标和督查内容。建立科技创新规划动态监测机制,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全周期总结评估,定期公布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